拔草、整地、做畦、播种、测量、观察、探究……围场县第二小学的学子们动手实践、挥汗如雨、秒变“农作人”,体验了一把蔬菜种植和花卉探究的乐趣。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劳动和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新出台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精神,在广大学生中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浓厚氛围。5月25日,围场县第二小学牵手“小老高鲜花基地”举行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揭牌暨“荷锄”劳动课程启动仪式,第二小学学校班子、部分师生、家长志愿者近150人参加。
在诵读《锄禾》的朗朗书声中和《劳动最光荣》嘹亮的歌声中,活动拉开帷幕。副校长吴显超首先为同学们解读“荷锄”劳动课程的内容并对此次劳动实践做出具体要求。四年一班王跃然同学代表全体学生发言:劳动是⼀种美德,懒惰是⼀个缺点。动手劳动,益处多多;懒惰贪婪,害⼈害己,作为新时代少年,丢掉懒惰的帽⼦,劳动起来,让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去创造最美好的明天!伊艳利副校长和张艳玲主任分别为班级和同学发放了象征劳动的“希望锄”,象征美好未来的“金种子”。汤天民书记向花卉基地的高学会、孙艳青同志颁发了校外辅导员聘书。随后,孙艳青老师讲话,她希望同学们把校外劳动基地建成展示技能的竞技场,跟着老师好好学习劳动技术,争取把自己的班级责任田种好。之后,第二小学韩志刚校长和鲜花基地高学会经理共同为校外劳动实践基地揭牌。最后,韩校长讲话,他表示,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揭牌暨“荷锄”劳动课程启动仪式,标志着第二小学劳动教育从校内走向校外,进入了全面开展的新阶段,希望同学们把劳动教育作为人生成长的必修课程,要通过劳动教育,学习劳动知识,掌握劳动技能,弘扬劳动精神,养成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风尚,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在简短的仪式后,大家以班为单位分组,一组进行拔草、整地、做畦、播种;一组进行花卉园的考察探究。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在“责任地”上插上个性化“班级农场”班牌。在老师的带领和辅导员的指导下,大家拉开架势,分工合作,泥土的芳香、劳动的酣畅让孩子们迅速“蜕变”,俨然成了农耕“老把式”。
三年二班杨爽不熟练的举着锄头垦土,即使满脸晒得通红,手臂酸软,仍然没有放下锄头,因为身体原因,务农的父母没有让她做过农活,“这次活动让我体会到了父母的辛勤和粮食的来之不易。”在同学挖好小坑后,四年一班班的郭慧东同学小心翼翼的把角瓜子放进去,盖好土,然后开心的浇水,“这次实践课我不止体验了劳动的乐趣,也放松了心情,我播下了种子,同时也播下了希望。”花卉探究组的同学被万紫千红的鲜花吸引,他们亲近泥土、吮吸芬芳、完全陶醉其间,精准测量、仔细观察、及时请教、专心倾听、认真记录,忙得不亦乐乎。董林硕同学说,没想到劳动还会用到数学知识测量、计算,会用到语文知识记录、作文,还会用美术来描绘,用音乐来歌唱,真是小劳动,大舞台啊。
据悉,去年以来,第二小学紧跟教育改革步伐,积极落实“五育并举”,大力实施劳动课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今年学校加大学生生产劳动力度,在邻近学校的“小老高鲜花基地”为学生开辟了近3000平方米“校外劳动实践基地”, 将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再次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发布者:承德网媒,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engdewangmei.com/2591.html